2008年秋季库姆塔格沙漠科考队自9月18日出发以来,严格按照拟定的科考工作计划和行进路线,分南北两队顺利向前推进。截至9月24日发稿时止,一队(北营地)在完成对羽毛状沙丘的光谱测量、沙丘形态和沙丘构造的补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已于昨天兵分两路,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屈建军研究员带领,于24日中午顺利转至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附近的雅丹-沙漠地带扎营,进一步对风蚀地貌进行补充考察;另一支由我院林业所吴波研究员带领,于23日上午从大本营出发西行至小泉沟一带,提取5天前安放的红外相机记录的有关信息,随后途径罗布泊东部边缘、沿阿齐克谷地返回,力争于25号在西湖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会合,沿途进行植被遥感地面调查并采集昆虫标本;最后还将对西湖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为时2天的考察。
由北京师范大学严平教授带队的科考二队(南营地),业已完成对库姆塔格沙漠西南地区,即卡拉塔什塔格以西至小泉沟山前洪积扇开展河沟、泉水、残迹湖等水文、植被分布调查、取样、测量和动物调查,于9月23日晚平安转营到阿克塞县阿克旗乡多坝沟村(即2007年的三号营地)。随后将重点对多坝沟流域及哈拉奇(西湖湿地)-南湖周边水资源进行为时两天的考察。
土壤组一行7人,自9月18日至23日野外工作6天后,顺利完成调查取样任务,按预期时间平安返回。
地质、地貌组部分成员,在完成北营地工作后,于23号晚返回敦煌,并于24日一早转入南营地提取2个常年测风站的数据,预计野外工作3天。
按照本次沙漠科考计划,目前时间过半、任务完成大半,工作不断深入,科学认知日趋深入。在科考途中,在营地沙滩,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专家们汇聚一起,随时都在为每一点新的发现、新的见解和新的认知而欣喜若狂,随时都在为某个科学问题就地进行交流、研讨与磋商。特别是对羽毛状沙丘的科学判定与解读,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提升。
本次沙漠科考是在前期多次科考积累与工作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坚强的组织领导、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有力的后勤保障,加上大部分队员和司勤人员经受了2007年度科考的洗礼,使得整个科考实践有条不紊地按计划顺利推进。科考队员们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各分队长的带领下,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战胜了风沙、炎热、降雨、疲劳等艰难困苦,排除了车辆沙陷、爆胎等各种故障,风餐露宿,乐观向上,又一次实现了跨部门、多学科、宽领域的团队大协作。
沙漠科考集锦之一
9月19日,库姆塔格沙漠科考二分队在去卡拉塔什塔格以西至小泉沟的山前洪积扇——库姆塔格沙漠西端边缘考察途中,巧遇4群双峰野骆驼种群,总量达20多峰;最大的一群13峰,这是迄今为止科考所见最大的野生骆驼种群。记得2007年9月,我们首次进入沙漠考察,最大的一支野生骆驼种群为12峰(其中幼驼4峰)。可见,在阿尔金山北麓与阿齐克谷地之间的库姆塔格沙漠,是一条东起甘肃阿克塞,西至新疆若羌的天然绿色通道。这里生长着稀疏的沙旱生植物,散布有大小沟壑、湿地和泉水,是最适宜野生双峰驼、野驴、野马、藏羚羊、盘羊、鹅喉羚等珍稀动物、鸟类生存繁衍的生命地带。
沙漠科考集锦之二
9月20日夜晚10时许,科考二分队从库姆塔格沙漠西部的小泉沟归营途中,又遭遇了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降雨过程!整个降雨持续了3个多小时。由于在途中,无法准确测量降雨量。据专家估计,这次降雨量足有5~6毫米。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2007年9月首次进入库姆塔格科考,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科考队竟然连续遭遇了两次沙尘暴、两次降水和两次降温过程。谁知今年科考又遇上了!
9月23日,我们进入一号营地,去沙漠腹地寻找在沙漠作光谱测量的屈建军教授途中,天空也飘起了几滴黄豆大的雨点。而在同时,南营地也遇上了一次降雨过程(约3~4毫米)。就连入春以来从未降雨的敦煌,也飘起了小雨。这不能不叫人拍手称奇了!要知道这里被称为地球旱极——年降雨量只有20毫米左右。
俗话说:一阵秋雨一阵凉。每次降雨就意味着沙漠、戈壁该降温了。可连续几天,气温并没有明显下降。按照常理,今年科考队进入沙漠的时间比去年晚了一个节气,相反夜间气温却高出去年不少。真可谓:人努力、天帮忙!
沙漠科考集锦之三
9月23日下午4时许,科考队从一号营地返回雅丹途中,惊喜地发现在一座高大沙丘上,居然栖息着一群黑鹳。可能是汽车马达声惊动了这群不速之客,当我们举起相机,黑鹳已经起飞,匆忙之中只拍下了六只黑鹳飞翔的身影。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去库姆塔格沙漠和西湖保护区一带,曾发现黑鹳栖息。只因人为干扰和湿地萎缩,多年来这种珍稀鸟类已销声匿迹。我们将密切关注这群黑鹳的去向。
考察组(24-0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