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据环保部最新遥感监测报告显示,监测的3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331个有人类活动,包括搞农牧业、办工厂、旅游、建交通能源设施等。其中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剧烈、明显、较明显的三类保护区数量占总数的81%。”
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列举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王玉庆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破坏现象相当严重,当前亟须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稳定发展。
事实上,究竟如何规范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一直是自然保护区迈不过的砍儿。采矿、湿地开垦、非法捕捞、经济发展,以及迅速的城市化进程都使得自然保护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袭。人太多了,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了破坏。而在有些地方,人才不足也带来了保护区管理无力的难题。人多,人少,都是过错?
人为侵袭,挑战保护区的脆弱生态
日前,网络上疯传的一组图片,揭示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内“人鸟相争”大战的景象。
深圳湾畔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也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每年有10万只以上的候鸟南迁北徙在此歇脚或过冬。
据当地媒体报道,虽然从捕捞者收获看,每次下海捕捞的数量在减少,所捕捞的鱼虾贝类的个头在变小,但捕捞者的队伍却没有减少,相反还在不断增多。在当地记者暗访中,队伍多达近百人。更有甚者,这些非法捕捞者不仅成群结队,甚至还形成了捕捞、收购、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并且似乎打通了有关监管环节。他们不仅肆无忌惮地在保护区外非法捕捞,甚至明目张胆地跑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内捕捞。附近居民说:“红树林保护区红线以外的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捕捞了,他们都已经将手伸了红树林保护区,”他用手指了指正在红树林保护区内的捕捞者,痛心地说,“再这么下去,整个深圳湾不仅无鱼虾可捞,而且也可能无鸟无观了。”
鸟类专家梁嘉善表示,过度非法捕捞除了导致鸟类食物减少,捕捞活动也将直接缩小鸟类的活动空间,因为生活在这里的鸟类大都惧怕人类,人多的地方,鸟儿一般不敢过去觅食。
王勇军自上世纪90年代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建立伊始便参与保护区工作,曾先后任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现已经退休在家的他介绍,“非法捕捞除了可能将深圳湾底栖生物捕捞殆尽外,还将直接危及生活在此鸟类的生存。”鸟类没有食物吃将必然会饿死。作为深圳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湾红树林片区生活着大量的鸟类,其中有一部分是长期生活在此的留鸟,而大部分则是秋冬季节从澳大利亚、西伯利亚来此过冬的候鸟,这些鸟类大都以深圳湾内的鱼虾贝类为食。深圳市观鸟协会会长徐萌则表示,近年来在深圳湾一带看得见的鸟类数量的减少非常明显。“虽然不能直接断定是非法捕捞造成鸟类减少,但从表面看,非法捕捞令鸟类食物减少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受到人类活动侵袭的远不止深圳红树林,而人类侵袭也不仅仅是捕捞、捕捉珍稀动物、破坏植被这一类。在三江源内修建采砂场,在秦岭深处兴建别墅……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
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天河沿岸陆续出现多个采砂场,并从通天河大桥下游不断向长江源头扩散,最远可观测到的采砂场已进入保护区深处约70公里。为满足当地的砂石需求,上百家采砂场进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地带,非法采矿淘金之徒伺机进入位于长江干流源头的通天河河道破碎不堪。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当地环境脆弱不堪:伴随大规模重建产生的扬尘、尾气、垃圾已成为高原净土上无法忽视的毒瘤,蜂拥而入的外来虫草采挖者足迹几乎踏遍了每一座山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青藏高原,这里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想恢复,其难度可想而知。现在频繁的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了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而通天河作为长江的源头,在这里肆意采砂,更是人为地在这片脆弱的生态净土上拉开了一道伤疤,其破坏性不堪设想。
人才不足,保护区的另一个困惑
人多了不行,人少也不行。人才不足,成为自然保护区的困惑。
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才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历山保护区是南、北野生动植物的过渡地带,是山西面积最大、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段,这里野生动物达2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金雕等9种,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山西日报”报道,该保护区副局长史荣耀告诉记者,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是一门自然科学,本身具有严谨性、连续性的特点,要想做成一个科研项目,必须同时具备时间、人才、资金三方面条件,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经过10年、20年不断努力才能完成,不是一两年能出成果的事情。目前,历山自然保护区有在编员工50名,加上聘用人员共有70人,没有一个研究生,大学生只有一两个。由于工作生活在深山老林,专业人才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同时,由于保护区只有事业经费,没有科研专项资金,所以只能做一些日常性素材积累性工作,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状况目前还处在宏观感觉阶段,达不到准确的量化标准。
史荣耀介绍说,留不住人才带来的另一个表现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动物世界》之所以拍得好,是因为那些专家不仅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也极其丰富,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蛇类专家可以抓蛇,鸟类专家可以找到各种鸟类。而我们的专家做不到这些,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对此,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副局长杨向明深有同感。他说,作为自然学科,环境保护与监测必须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而不能依靠感觉判断。此项工作除设备、资金等硬件条件外,人才是关键因素。但作为公益性行业,保护区科研成果与企业商业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难以相提并论,因为缺乏量化标准,即使在业内,高水平也未必会获得高程度认可。所以,对人才的认定与激励方式应该是加强行业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八成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加强管理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88个,总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5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71%。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自然遗产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指出,近年来地方政府要求调整保护区范围的越来越多,据2010年统计,地方政府要求调整的比例约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5%。尚有大量自然保护区未向国家提出调整申请,但实际上已有开发活动,甚至有些名存实亡。
王玉庆认为,一些自然保护区保护不力与体制机制不健全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但实际上很多地区将管理权层层下放,交由市、县、乡负责,严重影响了保护效果。至今尚有31%的自然保护区没有专职管理人员。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也存在部门分工不清、配合协作不够等问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一个区域挂几块牌子,管理目标和要求不一致,极易产生矛盾。
此外,投入不足也是导致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堪忧的一个重要原因。王玉庆说,我国自然保护区平均投入为每公顷50美元,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由于资金缺乏,多数保护区管护设施建设滞后,经费不足还使一些保护区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创收上,极不利于管护工作。
为此,王玉庆建议我国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抓紧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科学指导自然保护区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工作责任追究和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和管理评估,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同时,王玉庆建议国家加大投入,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并抓紧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确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地位和保护区规划、管理、土地权属、生态补偿、保护基金等各项制度,确定政府及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
图片说明:在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鸟类既是游人镜头下逍遥自在的美景,又是非法捕捞者的猎取对象,让人不禁神伤。
姜晨怡 科技日报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