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科信所期刊全文

基于感质理论的现代竹制家具设计策略



编号 lyqk011203

中文标题 基于感质理论的现代竹制家具设计策略

作者 谢涛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期刊名称 世界竹藤通讯 

年份 2023 

卷号 21

期号 5

栏目名称 学术园地 

中文摘要 以创意产业发展为背景,将感质理论作为产品设计思维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竹制家具的创新设计策略。通过对竹制家具产品的感质要素分析,探讨感质在设计过程中的传导方式与关联机制,建立竹制家具感质设计的实施路径与评价体系。将感质理论引入现代竹制家具设计体系,有助于实现同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匹配及情感互动,拓展产品结构的形制意义与功能的延伸价值,满足情感化与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竹制家具  设计策略  感质理论  感质体验  文化转译 

基金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当代艺术设计评论与研究人才培养”(2023-A-05-101-5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鄂东南民间竹器物文化生态调查与传承发展研究”(21YJC760090);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创产业发展语境下荆楚民间手工艺智慧与当代设计转茄芯俊保?1Q261)。

英文标题 Design Strategy of Modern Bamboo Furniture Based on Qualia Theory

作者英文名 Xie Tao

单位英文名 Academy of Fine Arts,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is aimed to study the innovative design strategy of bamboo furniture by using qualia theory as the thinking mode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duct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qualia elements of bamboo furnitur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the correlation mechanism of qualia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establish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qualia design of bamboo furniture. Introducing the qualia theory into the modern bamboo furniture design system helps realize the cognitive matching and emotional interaction with consumers, expand the meaning of product structure in forms and the extended values of product function, and meet the emotional and differentiated consumption needs.

英文关键词 bamboo furniture;design strategy;qualia theory;qualia experience;cultural translation

起始页码 80

截止页码 84

作者简介 谢涛,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间传统工艺、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E-mail:xietao@hgnu.edu.cn。

DOI 10.12168/sjzttx.2023.08.23.001

参考文献 [1] 陈嬿如. 感质思维应用于时尚工艺产品创作研究[D]. 中国台湾省新北:台湾艺术大学, 2015.
[2] 颜惠芸, 林伯贤, 林荣泰. 产品感质对品牌形象之影响[J]. 设计学报, 2015, 20(2):1-24.
[3] 陈佩琪. 现代工艺之感质特性探讨:以竹工艺为例[D]. 中国台湾省高雄:高雄师范大学, 2021.
[4] 出井伸之. 非连续时代[M]. 刘锦绣, 译. 中国台湾省台北:商周出版社, 2003.
[5] 张淑华, 林荣泰. 创意生活产业感性场域与感质商品之体验:The One南园之个案研究[J]. 感性学报, 2013, 1(1):4-27.
[6] 简秋薇, 陈玺敬, 林荣泰. 无形感质服务转化为有形感质产品之研究[J]. 艺术学报, 2017, 12(101):57-77.
[7] 林荣泰. 从服务创新思维探讨感质体验设计[J]. 设计学研究, 2011, 14(S):13-31.
[8] 苏怡文. 产品感质设计之研究[D]. 中国台湾省云林:云林科技大学, 2015.
[9] 刘小路, 吴白云. 基于感质理论的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应用实践[J]. 包装工程, 2021, 42(8):284-292.
[10] 陈嬿如, 张恭领. 以隐性手法转化设计素材为感质产品之创作研究[J]. 艺术论文集刊, 2014(22-23):15-35.
[11] 刘宗明, 余国伟.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的竹家具减量化设计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3):1-6.
[12] 颜惠芸, 林荣泰. 从文创产业的感质商品到商业模式的设计加值[J]. 艺术学报, 2012(91):127-152.
[13] 张巧伶. 竹文化因子与当代雕塑[J]. 文艺论坛, 2021(4):120-128.
[14] 吴昱, 戴向东. 提升竹制品设计附加值的方法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9):28-29.
[15] 姚君, 袁文昱, 李向洲. 基于感质理论分析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 包装工程, 2016, 37(24):28-33.

PDF全文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