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动植物资源调查

豹猫





编号 dzwdc0000000189

资源名称 豹猫

拉丁学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资源分类 兽类资源

目中文名 食肉目

目拉丁名 CARNIVORA

保护级别 CITES附录Ⅱ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调查时间 1995-1999

关键词 豹猫  野生动物  资源调查 

分布 据文献记载,豹猫在国内分布于除新疆、天津外的所有省份。
本次调查,豹猫见于北京(昌平、门头沟、房山、延庆、怀柔、密云、平谷)、河北(井陉矿区、行唐、赞皇、平山、元氏、邢台、宣化、蔚县、阳原、怀安、怀来、涿鹿、赤城、崇礼、鹰手营子矿区、滦平、隆化、丰宁、宽城、围场、易县、涞源、涞水、阜平)、山西(代县、五寨、静乐、浮山、陵川、武乡、交城、娄烦)、内蒙古(赤峰、通辽、大兴安岭地区)、辽宁(全省大部地区,以东部山区居多)、吉林(敦化、珲春、安图、梅河口、辉南、抚松、临江、通化、磐石、永吉、东丰、桦甸、蛟河)、黑龙江(全省)、上海(宝山、崇明、嘉定、浦东、奉贤、金山、闵行、南汇、青浦、松江)、浙江(桐乡、象山、诸暨、金华、兰溪、黄岩、乐清、永嘉、龙泉)、福建(德化、诏安、建瓯、延平区、建阳、福州)、江西(九江、宜春、抚州、吉安、上饶、赣州所辖各县为多)、山东(章丘、商河、平度、淄博淄川区、垦利、昌邑、曲阜、梁山、邹平、郓城)、河南(新安、栾川、嵩县、洛宁、鲁山、舞钢、沁阳、陕县、灵宝、南召、西峡、信阳、光山、固始、商城)、湖北(恩施、神农架林区)、湖南(全省各大林区)、广东(五华、连平、阳山、乳源、新丰江)、广西(大化、河池、南丹、东兰、环江、巴马、都安、天峨、凤山、宜州)、重庆(巫溪、彭水、万盛、酉阳、秀山、永川)、四川(阆中、剑阁、邻水、射洪、安岳、开江、荣县、南江、青川、平武、松潘、绵竹、石棉、巴塘、金川、天全、汶川、古蔺、若尔盖、马边、得荣、雅江、炉霍、白玉、石渠、木里、西昌、会东、万源、屏山、洪雅等县,在金堂、高县等县及盆底平原一带豹猫已绝迹)、贵州(兴义、册享、安龙、六盘水、威宁、毕节、纳雍、赫章、晴隆、梵净山、印江、绥阳、赤水、习水、道真、桐梓、贵定、都匀、平塘、罗甸、瓮安、麻江、丹寨、雷山、黄平、思秉、金沙、修文)、云南(全省)、西藏(林芝、昌都、吉隆、亚东、聂拉木)、陕西(延安、黄龙、延长、宜川、洛川、富县、子长、陇县、凤翔、汉中、佛坪、南郑、柞水、石泉、镇安、宁陕、宁强、汉阴、平利、镇坪)、甘肃(华池、兰州、和政、临夏、陇西、文县、武都、康县、舟曲)、宁夏(海原、泾源、固原、彭阳、西吉、隆德)。
江苏、安徽、海南调查证实有豹猫分布,但数量不详。青海未调查。

数量 据文献记载,豹猫在我国分布广,资源量大,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裘皮之一。20世纪60~70年代,我国豹猫皮年收购量约20万~25万张,估计全国豹猫种群数量不少于100万只;70年代以后,多数地区豹猫种群数量下降,有些地区(如北方和华东地区)豹猫已十分罕见;80年代以后,豹猫年收购量约为60年代的1/3~1/2。陆厚基等曾统计过我国南方6地(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1955~1981年豹猫皮的收购数量,6地豹猫年收购量在1964、1965年分别为22.2万和17.2万张;到1978、1979年,分别为12.6万、14.1万张。在80年代中期,我国豹猫皮张收购数量仍保持在15万~20万张。1991~1992年我国豹猫皮收购数量在10万张左右,其资源量约为60年代的一半。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是我国豹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收购量约占全国总收购量的50%~60%(王应祥,见:汪松,1998)。
本次调查表明,全国约有230000只豹猫(表10-33)。其中西南地区的豹猫资源量仍位居全国首位。但同历史记载比较,数量急剧下降。以贵州为例,1992年全省野生豹猫资源量约为12万只,而本次调查仅为18000只。过量捕杀是导致豹猫资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贵州各地都有豹猫分布,资源量相当丰富。60年代,贵州每年出产豹猫皮30000张左右,70年代为16000张左右;1986年开始,豹猫皮收购价格猛涨,1987年达到历史最高价,每张豹猫皮的平均收购价格为60.32元,比1984年上涨了近22倍,大大刺激了市场,1987年全省外贸部门收购到36489张,1988年竟收购到64636张,1987、1988两年收购豹猫皮张超过了前6年的总量,相当于70年代10年的总产量,并且还有大量皮张通过小商贩流出省外;据在三都、荔波、务川、正安、沿河等县进行的国家收购皮张与个体收购皮张的比例估计,有1/3的皮张通过个体市场流出省外,豹猫资源受到严重破坏;1989年后,贵州每年仍出产豹猫皮4000张左右(不包括个体商贩收购数)。
表10-33 豹猫分布及数量


(续)


长期以来大量的捕杀,直接导致了豹猫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此外,丘陵和山区经济林木以及农作物的大面积垦殖,也使豹猫的栖息地质量下降。部分山地农区在使用农药灭鼠后引起豹猫第二次中毒死亡也降低了其种群数量。

栖息地 豹猫主要生活于山地林区、郊野和林缘村寨附近,栖息环境广泛,从低海拔的常绿落叶阔叶灌丛或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到高山针叶灌丛或草甸都有分布,而以半开阔的稀树灌丛生境中数量最多,浓密的原始森林、垦殖的人工林和空旷的平原农耕地数量较少。栖息地植被包括落叶松林、云杉林、冷杉林、寒温性松林、圆柏林、温性松林、侧柏林、栎林、落叶阔叶杂木林、野苹果林、杨林、桦树林、高寒落叶阔叶灌丛、山地旱生落叶阔叶灌丛、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河谷落叶阔叶灌丛、低生丘陵阔叶灌丛、石灰岩山地落叶阔叶灌丛、山地灌草丛,还有河岸杂木林的林缘、灌丛及农田防护林、五花草塘、农田—林地交错带以及林区居民点附近等。

资料来源 全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PDF文件 浏览全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