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860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煤矿塌陷区不同充填模式土壤特征及修复评价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通报
年卷期
2014(5)
页码
170-175
年份
2014
关键词
煤矿塌陷区
充填模式
土壤
重金属
修复效果
文摘内容
采集了安徽省淮南市大通煤矿塌陷区中化工垃圾充填(B)和煤矸石充填(C)两种充填修复模式以及作为对照区的人工混交林地(A)的表层土样,分析了其理化性质及这些土样中Cr,Cd,Cu,Pb,Hg的赋存特征,并对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速效磷含量为:A区>B区>C区;碱解氮含量为:C区>A区>B区;重金属和交换性Na+为B区高于其他区域,B区土壤碱化度(ESP)高达22%。(2)研究区内土壤普遍呈碱性,碱解氮和速效磷严重缺乏,土壤肥力:A区>C区>B区。(3)土壤重金属污染:A区为轻度,B区属于中、重度,C区污染程度不一。重金属Cr,Cd,Cu,Pb总量不同程度超过淮南土壤背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