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6987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人工干预对黄河源区沙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812.2
关键词
砾石沙障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Miseq测序
生态恢复
文摘内容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变化可以反映土壤变化并有效指示退化土地的恢复成效。本研究以黄河源区沙化草地为对象,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无任何人工干预措施的对照样地(CK)、播草种样地(P1)、4年砾石方格沙障+播草种样地(P2)和12年砾石方格沙障+播草种样地(P3)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干预措施(沙障+播草种/播草种)和干预时间(4年/12年)对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细菌群落在CK和P1样地聚为一组,P2和P3样地聚为另一组,真菌群落在CK、P1和P2样地聚为一组,P3单独为一组;2)表层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在P3样地中显著高于CK和P2样地(P <0.05),而土壤铵态氮在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P> 0.05);3)植被盖度在P3样地中显著高于CK和P2样地(P <0.05),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在P3样地中显著高于CK样地(P <0.05)。研究认为,砾石方格沙障+播草种的干预措施促进了黄河源区沙化草地表层养分的积累,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植被的定殖和生长,且随措施实施年限的延长,改善成效愈加明显,是高寒地区严重沙化土地治理的一种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