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粪甲虫对绢蒿荒漠春秋两季牛粪分解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338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粪甲虫对绢蒿荒漠春秋两季牛粪分解的影响

作者 郭亚亚  曹佳敏  车昭碧  杨寒珺  黄星宇  鲁为华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农垦科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32(05)

页码 1854-1862

年份 2021 

分类号 X713 

关键词 粪甲虫  绢蒿荒漠  牛粪堆置时间  生态功能类群  分解规律 

文摘内容 为明确绢蒿荒漠草地牛粪的分解规律,分别在5月(春季)和9月(秋季)设置不同堆置时间点(0、7、29、48、58 h),明确粪便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同时设置不同开口的网笼(无网笼、上下开口、上开口、全封口),探讨各生态功能类群粪甲虫对粪便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的粪甲虫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季,秋季的粪甲虫数量显著高于春季。春季粪便的水分、全碳、全氮、全磷下降主要集中在0~29 h,堆置29 h时粪便的水分、全碳、全氮、全磷分别降低39.4%、13.9%、32.1%、26.7%。堆置58 h时粪便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8.0%和16.0%。秋季粪便的水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在0~7 h内下降速度最快,堆置7 h时分别降低85.6%、10.2%和20.2%。7~58 h内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上升,58 h时粪便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升高20.0%和13.7%。全碳、全氮和全磷的分解主要集中在0~29 h内,堆置29 h时分别降低17.5%、55.0%和64.8%。不同开口的网笼有效阻止了相应生态功能类群粪甲虫的进驻,随着粪甲虫生态功能类群的增加,粪便分解速度加快,无网笼状态下的粪便分解速度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粪甲虫种类、数量以及粪便堆置时间均显著影响牛粪的分解过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