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川西亚高山五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组成及动态



编号 zgly00016570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川西亚高山五种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组成及动态

作者 张远东  刘彦春  顾峰雪  郭明明  缪宁  刘世荣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国际竹藤中心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凋落物  动态  恢复途径  亚高山森林 

文摘内容 利用连续收获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老龄林(VF)、桦木林(BF)、次生针阔混交林(MF)、人工云杉林(AF)及高山栎灌丛(AO) 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组成及其动态,目的在于探索不同恢复途径对森林凋落物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的全年凋落产量大小依次为VF(4.32 t/hm~2)、MF(4.10 t/hm~2)、BF(3.52 t/hm~2)、AO(3.01 t/hm~2)、AF(2.34 t/hm~2)。AF全年凋落量显著小于其他3种乔木森林类型(VF,BF,MF)(P <0. 05)。各森林类型的叶片年凋落量占总量比例均超过70%。VF、AF、AO均在生长前期(前一年10月至当年5月)达到最大凋落量2.41,1.29,1.63 t/hm~2; BF、MF凋落产量在生长季后期(当年7月至10月)到达最大值,分别为1.34,1.80 t/hm~2。常绿针叶树为主的VF、AF叶片凋落物样地间变异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树为主的BF、MF,表明其对立地条件的响应更为敏感。林分密度与胸高断面积组合因子更能反映凋落物特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