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非正常凋落物”对土壤碳的激发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桉树被冰雪压断


四个树种非正常调凋落物添加后的PE模式


试验现场

“非正常凋落物”是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吴仲民研究员等科研人员于1994年首次提出,2008年正式定义的生态学新概念,是指极端天气、火灾或地质灾害等外力作用条件下产出的新鲜植物残体。非正常凋落物在成因、节律、组分、地球化学特性和生态影响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凋落物”存在明显区别,具有特殊的生态学意义。
团队成员围绕“非正常凋落物”的分解动态、碳激发效应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应用13C同位素示踪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极端气候事件对森林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首次发现了“非正常凋落物”能促发土壤碳的3段式激发效应,即强烈的负激发—缓和负激发—正激发;不同阶段的碳激发现象有不同的主导机制,其中以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代表的细菌对碳激发效应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正常凋落物”中超过77%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研究结果对于量化极端气候事件对森林碳循环的影响和明确微生物对碳激发效应的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成果“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mediate the priming effects caused by in situ decomposition of fresh plant residues”于5月27日在线发表于JCR环境科学类一区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9708)。热林所2017级硕士研究生余光灿和助理研究员赵厚本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吴仲民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非正常凋落物的碳激发效应”的资助。(廖超、邱治军/热林所)
廖超 邱治军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 2020-06-28

关键词 土壤碳  碳循环  凋落物  非正常凋落物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