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因素定量研究



编号 zgly00003911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因素定量研究

作者 杨世琦  高旺盛  隋鹏  陈源泉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25(12)

页码 3181-3187

年份 2005 

分类号 F062.2  P931.7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土地  沙漠化  因素  定量研究 

文摘内容 共和盆黄河上游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 导致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还直接威胁龙羊峡水库的正常运转。土地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 严重沙漠化面积以年均0.12万hm^2的速度扩展, 每年进入龙羊峡水库的流沙量以达313万m^3, 导致许多牧民搬迁和无家可归。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问题。选取青海共和盆地从1953到2004年共52a的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耕地面积、降水量和大风日数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借用功效原理、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数理统计原理构建了评价模型, 研究了它们与土地沙漠化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引起的, 权重上分别占到0.4412、0.2582和0.1470, 影响系数随时问不断提高, 引起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系数在1994年以前由0增加到0.8105, 呈现上升趋势, 以后又逐渐下降至2004年的0.7069; 降雨量和大风日数对土地沙漠化影响次要的, 权重系数只有0.1118和0.0418, 影响系数表现为一种不规则的周期性变化, 自然因素综合影响系数呈现平稳发展趋势, 变化范围在0.0102与0.1381之间。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1994年以前从0.0652增加到0.8974, 年均增长1.6%, 以后逐年下降至0.7813, 年均降低1.2%; 同时在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趋势线上反映出从1956年以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始超过自然因素, 成为影响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的主体因素, 1994年达到最高值, 以后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退耕还草生态项目的实施, 社会因素有了较为明显的降低, 但仍然高于自然因素的作用, 因此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关键与重点是降低人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力, 应该实施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