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编号 zgly00002341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侵染过程

学科分类 220.3010;森林病理学

作者 贺伟  沈瑞祥  王晓军 

作者单位 北京林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1, 23(2)

页码 36~39

年份 2001 

分类号 S763.114.221 

关键词 板栗  实腐病  病害  病原真菌  致病性  侵染 

文摘内容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5种。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
的种子上接种, 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 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 Dothiorella
gregaria致病性较强, 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 Fusarium
solani, Phomopsis sp.和Rhizopus 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 仅在种子活力
水平较低时致病, 且发病率也低。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
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 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
和栗苞外壳, 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 9月中旬栗果
近成熟期病原菌进入种仁。表3参13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