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海高寒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研究(英文)



编号 zgly00006981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海高寒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研究(英文)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李月梅 

作者单位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母体文献 农业科学与技术: 英文版 

年卷期 2010(2)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3.62 

关键词 青海  退耕还林(草)  土壤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文摘内容 利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研究了青海省高寒农区退耕还林(草)前后4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人工林、林草间作、原生样地)下的土壤总有机碳、轻组含量和轻组有机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林草间作>原生样地>人工林>农田,其含量分别为2416.78、2167.08、1556.20、1137.08g/m2,林草间作与人工林、农田2组样地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轻组有机碳由高到低依次为原生样地>林草间作>人工林>农田,其含量分别为403.95、368.27、232.21、130.14g/m2,原生样地与人工林和农田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轻组含量,其序列依次为原生样地>林草间作>人工林>农田,其含量依次为19.25、16.45、10.01、6.66g/kg。原生样地的开垦会导致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下降,而农田退耕为林草间作和人工林后有利于土壤固碳能力的增加。退耕后形成的林草间作样地的土壤总有机碳较农田增加了112.54%,人工林较农田增加了36.86%;轻组有机碳则分别提高了210.4%和182.98%。因此,可以认为在干旱少雨的青海高寒农区,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