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586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片断化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多样性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李铭红
宋瑞生
姜云飞
赵谷风
付海龙
郑英茂
于明坚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江西省德兴市林业局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28(3)
页码
1137-1146
年份
2008
分类号
Q145.2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片断化
植物多样性
边缘效应
文摘内容
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使得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基本上已片断化。对位于浙、闽、赣、皖交界山区的6个以甜槠和木荷为建群种的片断化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片断化样点共有物种69-142种。其中乔木层共有24-39种,Simpson指数(λ)为0.7932-0.9319,Shannon-Weiner指数(H′)为2.4108-3.2018,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676-0.8132,Gleason指数(IG)为4.5816-8.2098;灌木层共有45-120种,λ为0.8309-0.9558,H′为2.6257-3.7902,J为0.6082-0.7903,IG为10.0216-17.2782;草本层共有6-23种,λ为0.5073-0.7639,H′为0.8783-1.8802,J为0.3822-0.5771,IG为0.9646-4.2871。(2)乔木层和灌木层分别在物种均匀度和丰富度上占有优势,此外,各片断化样点之间建群种比较类似,而林下灌木和草本种类则有明显差异。(3)人类干扰和片断化面积大小分别影响了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4)边缘效应明显,并且主要发生在林缘50m的范围内。从林缘到林内单位面积物种数根据片断化面积的大小分别呈现出上升和下降的格局,并且不同耐阴性的物种其分布密度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征。林缘0-50m的范围内,木本植物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50m以后开始下降,林缘100m附近达到稳定。此外,林缘比林内具有更为丰富的藤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