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3335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胡杨树冠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之间的关系
作者
王雅芸
隆彦昕
李岩
王妍
吕光辉
杨建军
高兴旺
常顺利
杨晓东
作者单位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14)
页码
16
年份
2021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胡杨
树冠
细菌
真菌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干旱区荒漠
文摘内容
土壤理化性质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力,揭示土壤与微生物之间关系是当前生态学和土壤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大小胡杨树冠下少有植物生长的区域,测定距离树干不同位置(距离大胡杨树干0—3 m和3—6 m,距离小胡杨树干0—3 m,以及距离大小胡杨树干至少9 m以上;分别简写为DB_(0—3 m),DB_(3—6 m),DS_(0—3 m)和CK)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之后运用微生物群落组间差异分析、典范对应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胡杨树冠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分布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4个采样位置,细根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总盐均在DB_(0—3 m)最高,DB_(3—6 m)居中,DS_(0—3 m)和CK的含量最低(DB_(0—3 m)≥DB_(3—6 m)≥DS_(0—3 m)≥CK)(P0.05);(2)纲水平上,丰度排名前十的细菌和真菌分布组成在4个采样位置明显不同。细菌方面,Rhodothermia和γ-变形菌纲为DB_(0—3 m)的优势纲(相对丰度为0.27和0.28),拟杆菌纲为其他3个位置的优势种(在DB_(3—6 m)、CK和DS_(0—3 m)的相对丰度为0.37、0.26和0.26)。真菌方面,粪壳菌纲为DB_(0—3 m)和DS_(0—3 m)的优势纲(相对丰度为0.27和0.10)。座囊菌纲为DB_(3—6 m)和CK的优势纲(相对丰度为0.09和0.16);(3)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在4个采样位置存在显著差异。DB_(0—3 m)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和DB_(3—6 m)较相似,DS_(0—3 m)和CK的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较为相似;(4)典范对应分析与Spearman分析结果表明,胡杨树冠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受到土壤盐分、细根生物量、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影响。其中,土壤盐分的影响最大。综合可知,在胡杨树冠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于胡杨树干下不同距离的位置上存在差异,它是胡杨和土壤之间物质交换、营养流动及微生物的生境选择共同作用的后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负向影响树冠下幼苗的萌发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负向作用使得胡杨树冠下少有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