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Pd/C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对1,8-二硝基萘加氢反应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671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Pd/C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对1,8-二硝基萘加氢反应的影响

作者 夏海岸  孙国瀚  安佳欢  胡红  左宋林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江苏省农林生物质化学及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林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3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TQ426  TQ246.3 

关键词 Pd/C催化剂  钯纳米颗粒  1  8-二硝基萘  加氢 

文摘内容 1,8-二氨基萘(1,8-DAN)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其在染料、医药中间体和感光材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还原剂还原的方法来合成,此工艺具有产生废渣、原子经济性低等缺点。因此,发展一种绿色环保的催化加氢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具有不同Pd纳米平均粒径的Pd/C为催化剂,通过1,8-二硝基萘催化加氢制备,考察了Pd纳米粒子尺寸对1,8-二硝基萘(1,8-DNN)加氢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催化剂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首先,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经水蒸气活化法制备出孔隙发达的载体活性炭,通过不同的还原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粒径的Pd/C催化剂,以1,8-DNN的加氢反应来评价其催化性能。应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粒径范围内,钯纳米颗粒的尺寸越小,催化剂的活性越高,1,8-DAN的产率和选择性越高。氢气还原使得钯纳米颗粒严重团聚,而使用甲酸和NaBH4还原的Pd/C催化剂,Pd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均一性。使用NaBH4还原的Pd/C催化剂催化1,8-DNN加氢制备1,8-DAN的转化率和产率可分别达到100%和99%,其催化性能高于商业化的Pd/C催化剂。循环回收实验结果表明,Pd/C催化剂在回收反应过程中十分稳定,连续循环5次,活性并没有明显降低。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