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酒竹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模型



编号 zgly00007504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酒竹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模型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 李伟成  王树东  钟哲科  盛海燕  周妍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11,24(6)

页码 713-719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竹林培育  丛生竹  半干旱区  引种  钩梢  可塑性响应 

文摘内容 对酒竹钩梢带篼移植后枝叶数量分布和酒竹笋个体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个体生长的经验模型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 去除顶端优势并经过1 a多恢复生长的酒竹,其各枝盘的枝叶数量分别与枝盘号存在着乘幂关系;钩梢后的酒竹植株自身具备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对酒竹适应我国半干旱区生境十分关键,钩梢后剩余留枝盘数与累积枝叶数量占完整植株枝叶数量比例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表达;枝叶数量的密度分布函数可直接运用Weibull和Gamma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利用胸径参数进行酒竹地上部分各构件生物量的预测,但1年生竹秆和2年生竹枝没有达到相关。酒竹出笋量动态和高生长曲线呈"S"形,根据Lo-gistic动态方程的一阶、二阶导数将出笋时间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进而得到笋-幼竹的高生长方程的3个阶段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酒竹出笋期约为150 d左右,基本与移植当地的雨季重叠,笋期的第48 51天完成初期,盛期出现在第69 72天,此时出笋速度达到最高峰,末期则出现在第90 93天。在不同的出笋期,酒竹高生长表现出对雨量的可塑性响应: 出笋初期以前,酒竹笋发育比较迟缓,特别是渐增期需要25 26 d,而缓增期只需12 d就可完成;盛期酒竹笋的高生长几乎没有渐增期的准备,直接进入直线的快速生长期,且缓增期历时也短,仅为9 10 d;末期酒竹笋表现则与初期的酒竹笋截然相反,其缓增期的明显延长说明受到环境的胁迫。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