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国渤海海域甲藻孢囊的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地理分布



编号 zgly00014351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渤海海域甲藻孢囊的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地理分布

作者 王艳  黄琳  顾海峰  李爽  李韶山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华南师范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2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48.8 

关键词 渤海  甲藻孢囊  生态分布  有害藻华  种类多样性 

文摘内容 在渤海湾24个站位采集0–10 cm表层沉积物144份样品,进行甲藻孢囊的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地理分布研究,并分析渤海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在渤海海域共采集鉴定出6类32种甲藻孢囊,包括原多甲藻类孢囊11种、裸甲藻类孢囊6种、膝沟藻类孢囊7种、钙质类孢囊5种、翼藻类孢囊2种及Tuberculodinioid类孢囊1种。其中,自养型甲藻孢囊17种,优势种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孢囊,丰富的孢囊库为锥状斯氏藻赤潮提供种源,可作为该海域发生锥状斯氏藻赤潮的参考依据;异养型甲藻孢囊15种,优势种为无纹多沟藻(Polykrikos schwartzii)和锥形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conicum)孢囊;发现1种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孢囊——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孢囊,但是仅在S6、S8和S14三个站位发现,且孢囊数量较少。渤海甲藻孢囊组成与世界其它海域相似,异养型甲藻孢囊种类丰富,提示渤海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每个站位沉积物样品分为3层(每层约3 cm),春夏两季表层、中层和底层之间孢囊组成差异不大,平均种类数为5.58–7.29,孢囊的平均密度范围在58.82–103.57 cysts.g–1DW之间;孢囊种类丰富的站点,孢囊密度也较高,如S9、S14站位。对渤海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表、中、底3层甲藻孢囊的平均种类多样性指数在春季(5月)分别为1.69、1.61和1.52;略低于夏季(8月)的1.83、1.89和1.60。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