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156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北旱区甘草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母体文献 菌物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8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67.71
关键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生态分布 群落组成 甘草 干旱环境
文摘内容 为探明西北旱区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系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态分布和定殖状况,于2018年7月分别从甘肃安西、民勤和宁夏沙坡头地区采集甘草不同灌丛范围0–10cm和20–30cm土壤和根系样品,系统研究不同样地甘草灌丛内外DSE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甘草均能被DSE高度侵染,形成典型深色有隔菌丝和微菌核结构。不同样地DSE定殖率差异显著,安西DSE总定殖率(43.34%)显著低于民勤(90%)和沙坡头(88.34%)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DSE定殖率主要与土壤速效磷、有机碳和碱性磷酸酶显著相关。共分离鉴定11属13种DSE,即Acrocalymma vagum、Alternaria longissima、Alternaria chlamydospora、Alternaria chlamydosporigena、Paraphomachrysanthemicola、 Darksideaalpha、 Niessliaaemula、 Tricharinaochroleuca、 Acremonium nepalense、Fusariumsolani、Preussiasp.、Leptosphaeriaoraemaris和Ulocladiumsp.。其中Acrocalymma vagum是甘草根系DSE优势菌种,为民勤和沙坡头共有种,而安西样地DSE物种多样性最高,共7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安西DSE物种组成在0–10cm和20–30cm不同灌丛范围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安西和沙坡头DSE菌丝定殖率在距主干0–10cm显著高于20–30cm,说明荒漠环境灌丛覆盖对DSE真菌群落存在显著影响。方差分解结果表明,DSE定殖受样地空间分布、灌丛覆盖和土壤因子共同影响(74.91%),而DSE种类组成更多依赖于样地异质性(84.46%)和土壤养分(87.82%)的作用。研究不同荒漠环境DSE定殖和群落组成差异,有助于充分理解DSE在旱区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功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