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965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10,8(2)
页码
1-7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抗蚀指数
黄土丘陵区
文摘内容
采取时空互代法, 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 选取坡耕地为对照, 分析土壤抗蚀性的变化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抗蚀指数。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区坡耕地种植刺槐林后: 〉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有机碳含量较坡耕地显著增加, 并随林龄增加逐渐升高; 土壤团聚状况、团聚度显著高于坡耕地并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土壤结构破坏率、分散系数和分散率呈波动式降低; 小粒径的微团聚体和机械组成逐步向大粒径转变。相关性分析表明: 〉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有机碳与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 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结构破坏率、分散系数和分散率则与全氮、碱解氮、全磷呈显著负相关; 团聚状况、团聚度与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抗蚀指数随人工刺槐林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壤抗蚀性能的演变过程。侵蚀环境下的坡耕地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 土壤抗蚀性较差, 种植刺槐林后, 土壤抗蚀性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