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474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盐分、温度及其互作对羊草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年10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S54
关键词
羊草
NaCl
温度
发芽率
幼苗
文摘内容
羊草是多年生优质牧草,也是中国松嫩平原的优势建群植物。研究了羊草种子在8种浓度(0、50、100、150、200、300、400和500mmol/L)NaCl胁迫及将胁迫解除后在3种变温(16/28℃、5/28℃和5/35℃)条件下的发芽率以及幼苗的生长变化。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aCl胁迫解除前后盐浓度、温度及其互作均极显著影响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胁迫解除前,在3种温度下,羊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出现在没有盐胁迫的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呈下降趋势。5/28℃下,NaCl溶液对种子萌发抑制最小,浓度达到200mmol/L时,仍有25.3%的种子萌发;在5/35℃下,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浓度超过100mmol/L时,种子萌发被完全抑制;16/28℃的处理介于二者之间。胁迫解除后,羊草种子在3种温度下发芽趋势不同。16/28℃下表现为NaCl浓度较大的处理发芽率较高,5/28℃下则呈先上升(0~150mmol/L)后基本保持不变趋势;5/35℃下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盐胁迫下,羊草幼苗在16/28℃变温下生长最好,其次为5/28℃,5/35℃生长最差。盐胁迫解除后,16/28℃和5/28℃下,0~100mmol/LNaCl处理的幼苗根长和苗长随浓度增加而显著上升,大于此浓度变化较小;在5/35℃下,100mmol/LNaCl处理的幼苗根长和苗长最大,而浓度大于100mmol/L时,则随着NaCl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