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峡库区稀有植物裸芸香的遗传多样性和保育策略



编号 zgly00003346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峡库区稀有植物裸芸香的遗传多样性和保育策略

作者 宋卫华  李晓东  李新伟  黄宏文  李建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4,12(2)

页码 227-236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9.752.7  Q16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稀有植物  裸芸香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地理距离  UPGMA聚类  遗传变异  RAPD 

文摘内容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对采自长江三峡库区丰都(FD)、巫溪(WX)、巫山(WS)、巴东(BD)、兴山(XS)、秭归(ZG)6个自然居群的128份裸芸香(Psilopeganum sinense)样品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13条引物, 共扩增出85条谱带, 其中57条多态带, 多态位点占67.06%。6个居群的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25.97%(FD)、29.73%(WX)、24.32%(WC), 43.21%(BD)、30.26%(XS)、39.19%(ZG)。用POPGENE 1.31版和NTSYS 2.1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裸芸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居群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为0.2082, 总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3196; 但各个居群内部遗传多样性较低, 居群内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1094, 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1641; 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5391, 基因流Nm=0.4275, 居群间基因分化大于居群内基因分化, 居群间的基因交流相当少。UPGMA聚类可将6个居群分为两大类: 丰都居群和以巴东居群为地理中心呈星散状分布的其他5个居群。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0.93094, P=0.9861)。最后我们初步探讨了裸芸香的濒危原因, 并提出了有效保护该物种的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