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晋陕宁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仿真研究



编号 zgly00004792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晋陕宁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仿真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张汉雄  上官周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6,26(1)

页码 297-304

年份 2006 

分类号 Q14  S181 

关键词 晋陕宁黄土丘陵区  生态修复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仿真研究  持续发展 

文摘内容 晋陕宁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其主要原因, 生态修复与环境重建是该区生态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应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 简称SD)和“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理论建立了该区生态修复和环境重建的SD模型, 它分为人口、农业、林业、牧业、农村经济、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6个模块, 仿真时间1990~2080年, 步长1a。经检验该SD模型的有效性为93.5%, 可用于未来仿真预测。根据该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农牧业发展现状, 选择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3种典型模式——同步发展模式(A模式)、逐步调整模式(B模式)和现状发展模式(C模式)进行仿真研究, 预测3种模式2000~2080年的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的发展动态以及农林牧业和生态环境演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坡耕地和草场退化是制约农林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加速治理侵蚀, 可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农林牧业持续发展。同步发展模式(A模式)是该区生态修复和环境重建的3个仿真模式中的最优策略, 它可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和生态一经济趋向良性循环, 并提出该区生态修复与环境重建的对策措施。该SD模型结构合理, 运行功能良好, 能较真实的模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变量的复杂生态系统的动态行为, 为生态修复研究提供一种有效工具。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