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形成的机理分析



编号 zgly00015983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形成的机理分析

作者 丁宏伟  王贵玲 

作者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甘肃张掖734000  河北石家庄050061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07年01期

年份 2007 

分类号 P343.3 

关键词 内陆湖泊  地下水  补给水源  输水构造  沙漠  巴丹吉林 

文摘内容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探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计算分析了沙漠区及外围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发现沙漠区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排泄量2.55×108m3/a,不能解释内陆湖泊水量长久不衰的原因;而位于沙漠区西缘的黑河金塔—鼎新盆地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2.66×108m3/a,未见盆地内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多余的水量不知去向;与沙漠区衔接的其它盆地地下水资源匮乏且处于补排基本平衡的状态,根本无途径和多余的水量补给沙漠区。前人研究结果证实,横贯我国西北—东西的阿尔金大断裂的东延部分及其所形成的羽翼状断层带存在地表破碎带,且地势西高东低并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而这个地表破碎带通过了金塔—鼎新盆地和巴丹吉林沙漠,正好位于沙漠内陆湖泊群附近。而湖泊群一带存在大量钙华和钙质胶结层及湖水中3He/4He的比值,均表明湖泊水经过了深部地壳层的循环,加上黑河正义峡—哨马营段河水海拔高于湖泊群的佐证,认为黑河在金塔—鼎新盆地强烈渗漏所产生的地下水顺着阿尔金断裂自西向东源源不断地补给了巴丹吉林沙漠,经过目前还不为人知的深部循环方式,地下水在湖泊群地表破碎带向上运移形成上升泉,最终成为巴丹吉林内陆沙漠湖泊群水源的补给来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