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藏昌都市居民点散生古树分布特征及主要保护策略分析



编号 zgly00017127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藏昌都市居民点散生古树分布特征及主要保护策略分析

作者 尹惠妍  张志伟  侯磊  潘刚 

作者单位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8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88 

关键词 昌都市  古树名木  分布  保护策略 

文摘内容 【目的】古树常被称为活化石,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气候、生态、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为进一步掌握西藏高原地区的古树资源,以及分析影响古树生长的主要因素,对西藏昌都地区的古树资源进行分析。【方法】以西藏昌都市居民点散生古树为例,通过对古树的分布特征、年龄结构、海拔梯度以及古树保护的影响因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西藏昌都市主要的古树种类为藏川杨、昌都杨、核桃、大果圆柏、旱柳以及沙棘等。从昌都市各县区古树分布情况来看,其中洛隆县古树数量及种类最多,其次为贡觉县,江达县与丁青县的总面积在昌都市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但是古树分布最少。从古树的年龄结构来看,其中年龄范围在100~299 a间的三级古树约占总株数的26.09%。二级古树株数比例最大,约为39.13%。一级古树的株数比例约为34.78%,其中500~699年龄阶段的古树最多,大于1 000 a的古树有5株。从古树的海拔分布情况来看,本次调查的古树名木的海拔分布从2 330 m至4 374 m,海拔跨度达2 000 m以上。海拔最低的树木位于2 330 m芒康县木许村的核桃古树,其年龄约为540 a。海拔最高的古树位于海拔4 374 m卡诺区俄洛镇的柏木古树,年龄约为1 290 a。大部分的古树分布于3 300 m至3 900 m之间,且在该海拔范围内,古树年龄跨度较大,在3 900 m以上共有28株古树。本次调查的所有古树中,权属为集体的古树占大部分,其株数比例约为86.4%。从古树分布区域看,约有87.94%的古树分布在乡村。从生长势来看,约有84.82%的古树为正常株。就生长环境而言,处于良好环境的古树约占81.32%。【结论】从藏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古树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就本次古树普查工作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