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滇石林喀斯特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溶痕生境中木本植物的更新特征



编号 zgly00013906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滇石林喀斯特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溶痕生境中木本植物的更新特征

作者 俞筱押  李玉辉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0年08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退化生态系统  岩溶  更新机制  实生  萌生  植被恢复  石漠化 

文摘内容 喀斯特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该文以云南石林为例对此进行研究。根据喀斯特溶痕与土壤、植物生长发育关系把石林的溶痕生境划分为溶蚀廊道、溶槽、裂隙溶沟、溶坑和溶蚀石堆等5种。依据石林的现有植被与演替特征,选择了原生林、次生林、灌丛、灌草丛和石漠化草丛5种群落进行调查。在每一个样地中设置10个10m×10m的样方,采用记名计数样方法分片调查溶痕生境中的木本植物,并区分更新层的萌生苗与实生苗;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进行生物多样性计算。调查结果显示:(1)溶痕生境的长度、宽度变化较大。溶痕生境结构比例随群落演替而变化,其原因可能在于所处演替阶段和干扰程度的差异;(2)在各种溶痕生境中,随着群落的退化,实生更新物种数与实生株数大致表现为递减,在严重退化阶段部分溶痕生境中没有实生苗的分布,而萌生更新的物种数则以灌丛为峰值向两极减少,个体数变化较大。计算结果显示:在各类溶痕生境(溶蚀石堆除外)中,实生苗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大致呈现随群落的退化而降低,优势度增加;萌生苗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除溶蚀廊道递减的趋势明显外,其他类型变化较大。不同演替阶段植物更新策略不同。在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中,随着群落的退化,植物更新逐步趋向于营养繁殖,其部分原因在于特殊的溶痕生境(除溶蚀廊道)能保存一些植物残体,而这些残体在反复的干扰下不断萌出茎干(采用营养繁殖)以实现物种的持续生态位,萌生茎干的成熟为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态恢复提供繁殖体来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