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362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藏珠峰-卓奥友峰普士拉地区高山稀疏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小地形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大学生态学研究与教育中心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4,12(1)
页码
190-199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高寒植被
群落调查
小地形
数量分类方法
物种多样性
文摘内容
在西藏定日县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附近的普士拉地区的-山坡上(海拔5176—5390m), 设置13个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小地形测定和土壤剖面调查, 分析该地区高寒植被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小地形的关系。13个样方(面积25—200m^2不等)中, 共记载物种80个(含变种和亚种), 分别隶属于47个属。出现频度较高的种有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矮兔耳草(Lagottes humilis)、楔叶委陵菜(Potentilla funeata)、华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r.sinensis)、高山委陵菜(Potentilla polyjchista)、密生雪灵芝(Arenaria densissima)等; 含物种数较多的属有: 虎耳草属(Saxifraga)、风毛菊属(Saussurea)、嵩草属(Kobresia)、委陵菜属(Potentilla)、龙胆属(Gentiana)、葶苈属(Draba)等。随着海拔降低, 物种和属的丰富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该地区, 植被盖度能较好地指示生境条件。等级聚类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 转换物种丰富度(TSR)和转换属丰富度(TGR)增加,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减小。利用物种矩阵以及海拔、坡度、坡向、土壤深度、植被盖度等环境变量进行CCA排序, 结果分出4类生境类型, 它们较好地反映了群落特征与地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