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036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安多段沿线高寒植被、土壤特性与人工植被恢复研究
作者 孙永宁 王进昌 韩庆杰 屈建军 张克存 拓万全 俎瑞平 廖空太
作者单位 青藏铁路公司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11年04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X171.4
关键词 高寒植被 土壤 青藏铁路 海拔 植被恢复
文摘内容 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安多段沿线不同海拔梯度下高寒植被与土壤特征进行研究。沿线高寒植被的主要分布种有91个,主要建群种为: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藏异燕麦(Helicto-trichon tibeticum)、黄芪(Astragalus)、棘豆(Oxytropis)、粗壮嵩草(Kobresia robusta Maximowicz)、矮嵩草(Kobre-sia robusta Maximowicz)等。高寒植被物种数、平均盖度、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海拔呈正相关性,而平均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与海拔呈负相关性。沿线高寒植物群落主要可划分为海拔小于4 000m的高寒荒漠植被、海拔4 000~4 500m的高寒河谷灌丛植被、海拔4 500~4 700m的高寒草原植被、海拔4 700~4 800m的高寒垫状植被、海拔4 800~4 900m的高寒草甸植被和海拔5 000m左右的高寒沼泽和高寒流石坡植被。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都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性,但全磷、全钾及pH值则在高海拔地区达到最低。沿线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中、细沙(d<0.4mm)为主,占到了总含量的85%以上,因此,中、细沙是构成沿线土壤的最主要颗粒。沿线植被恢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选择紫花针茅、垂穗披碱草、燕麦、棘豆、黄芪、蒿草、梭罗草等当地草种,采取原生植物种子异地繁殖,再经沿线播种或栽培抚育,从而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该研究对青藏铁路沿线的植被恢复与植物防沙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