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昆仑山Ms8.1地震前后大气温度垂直分层变化特征研究



编号 zgly000165598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昆仑山Ms8.1地震前后大气温度垂直分层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 马未宇  康春丽  刘军  岳冲  卢显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 

母体文献 遥感学报 

年卷期 2018年S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P315.7  P237 

关键词 地震遥感  温度异常  垂直分布  天体引潮力  构造断裂 

文摘内容 研究引潮力的相位变化周期与发震的关系,进而确定地震大气温度增强异常识别的背景指示时间,采用大气分层技术,处理美国国家环境中心的NCEP大气温度数据,分析了昆仑山MS8.1地震前后不同高度层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动态演化,结果显示:地震发生时引潮力值所处最大振幅相位附近,反映引潮力对本次地震的发生具有触、诱发的作用;孕震区地表及其上附多层大气热变化经历震前起始增温,震后消亡的连续时间演变过程,增温区集中在地震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呈现出与构造紧密关联的非均匀加热,与岩石受力,由形变—破裂过程中向外热辐射变化过程相吻合,表明大气增温与昆仑山地震活动相关;热增强表现出自下而上的从地表开始增温,并随大气运动抬升扩散,在一定高度的高空逐渐消亡的过程,符合地面对大气加热导致大气升温、抬升、扩散、消亡的大气热动力学特性,表明下垫面构造运动是本次温度异常变化的主控原因;大气增温过程与引潮力(低值—高值)的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同步性,显示引潮力为地震大气温度异常识别过程中,背景温度选择提供具有力学含义、可预先计算获得的时间指示,而通过引潮力周期获得的大气温度变化反映了临震构造应力的变化,将引潮力变化与大气温度垂直分层分析结合,将有助于区分地震热异常与非震热异常。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