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352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6种诱芯对天牛科昆虫的诱捕效果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7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63.38
关键词
信息素
天牛科昆虫
云杉花墨天牛
利它素
植物源挥发物
诱捕效果
文摘内容
为了筛选利于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种群监测及高效诱捕的诱芯,2013年分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内、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观测站、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各设置1个样地,对天牛的6种不同信息素诱芯(混合1、混合2、…、混合6)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2014年,根据首年试验结果,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观测站选择2块云杉(Picea asperata)纯林样地,采用墨天牛属(Monochamus)信息素Monochamol,分别与利它素、植物源挥发物组合成诱芯,每种诱芯设4个重复,空白对照搭载无引诱剂的空白诱芯,对墨天牛属进行诱捕试验。首年试验结果表明,6种诱芯共诱捕到4个属天牛,共93头,包括墨天牛属67头、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22头、断眼天牛属(Tetropium)3头、花天牛属(Leptrua)1头。只有混合2诱芯具有广谱的诱捕效果,诱捕到了全部4个属天牛,且对各属天牛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P=0.274>0.05)。混合4对墨天牛属具有显著的诱捕效果(P=0<0.05),共诱捕到墨天牛属58头,其中云杉大黑天牛(M.urussori)4头,云杉小黑天牛(M.sutor)12头,云杉花墨天牛(M.saltuarius)42头,且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同属其他2种(P=0.019、0.008)。次年试验结果表明,墨天牛属信息素与植物源挥发物组合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均优于这2种独立诱芯,且显著提升了雄性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P=0.040、0.039)。利它素对墨天牛属信息素诱捕效果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由此,在一般性天牛科昆虫调查和种群监测时,推荐使用混合2诱蕊;对于某地区墨天牛属天牛进行调查时,可以使用混合4诱蕊;而对云杉花墨天牛进行监测诱捕时,推荐使用墨天牛属信息素植物源挥发物组合诱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