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梅下毛瘿螨为害对杏树幼芽结构和生理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759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梅下毛瘿螨为害对杏树幼芽结构和生理的影响

作者 张瑾  徐秉良  吴步梅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母体文献 园艺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4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436.629 

关键词 杏  杏芽瘿  梅下毛瘿螨  组织病理学  生理指标 

文摘内容 针对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Nalepa)]为害造成的杏芽瘿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用石蜡切片法对受害芽组织形态进行了观察描述,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受害芽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氢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调查杏树栽培品种中杏芽瘿普遍发生,包括意大利杏、双仁杏、金太阳等10个品种,在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发生最严重时病情指数为48。梅下毛瘿螨主要侵染杏树幼芽,受害芽增生畸变,形成大小不等的刺状瘿瘤。瘿瘤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受害芽解剖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芽轴自下而上膨大,木质化程度由内向外逐渐加剧,外侧幼叶木质化程度高,尤其是靠近芽轴的基部已完全木质化并且明显增厚,叶片外张,内层幼叶外露;幼叶表皮细胞大小不一,表皮显著增厚并且完全木质化,叶肉细胞排列乱而松弛,后期解体。受害芽与正常芽相比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最大降幅为49.85%,受害芽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最高分别上升9.85%、96.87%和69.44%,过氧化氢酶活性亦增加,最高增加106.8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