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86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甘肃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固碳速率
作者
关晋宏
杜盛
程积民
吴春荣
李国庆
邓磊
张建国
何秋月
时伟宇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碳密度
碳储量
固碳速率
森林生态系统
甘肃省
文摘内容
针对森林碳平衡再评估的重要性和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量化分配的不确定性,该研究依据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中甘肃省各森林类型分布的面积与蓄积比重以及林龄和起源等要素,在甘肃省布设212个样地,经野外调查与采样、室内分析,并对典型样地信息按照面积权重进行尺度扩展,估算了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612.43 TgC,其中植被生物量碳为179.04 TgC,土壤碳为433.39 TgC。天然林是甘肃省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其值为501.42 TgC,是人工林的4.52倍。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植被碳密度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同一龄组天然林植被碳密度高于人工林。天然林土壤碳密度从幼龄林到过熟林逐渐增加,但人工林土壤碳密度最大值主要为近熟林。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均值为72.43 Mg C·hm–2,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别为90.52和33.79 Mg C·hm–2。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估算出全省天然林和人工林在1996年的植被碳储量为132.47和12.81 TgC,2011年分别为152.41和26.63 TgC,平均固碳速率分别为1.33和0.92 TgC·a–1。甘肃省幼、中龄林面积比重较大,占全省的62.28%,根据碳密度随林龄的动态变化特征,预测这些低龄林将发挥巨大的碳汇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