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106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兴安岭沼泽甲烷通量日变化分析
学科分类
220.10;林业基础学科
作者
孙晓新
牟长城
闵长林
刘霞
吴云霞
冯登军
石兰英
程伟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省友好林业局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9(11)
页码
92-95
年份
2009
分类号
X173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湿地
CH4
通量
日变化
温度
水位
文摘内容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小兴安岭7种沼泽类型生长季初期、中期、末期甲烷(CH。)通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兴安岭沼泽甲烷通量无统-的日变化规律,且与温度和水位两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弱。7个沼泽类型中,仅毛赤杨(Alnussibirica)沼泽和白桦(Betulaplatyphylla)沼泽甲烷通量峰值在生长季初期、中期、末期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且都为单峰曲线;苔草(Carexschmidtii)沼泽、灌丛沼泽和落叶松(如血gmelinii)-泥炭藓(Sphagnumspp.)沼泽甲烷通量的峰值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时间不同,多数为单峰曲线;落叶松-苔草沼泽和落叶松-藓类沼泽甲烷通量速率较小,多数时间吸收甲烷,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不同类型沼泽和生长期之间甲烷通量没有统-的日变化规律,说明在进行区域甲烷排放总量的估测时,增加每天的观测频率,或者长期、大量的观测数据可能会对提高估测精度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