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山东省6个豆梨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编号 zgly00017383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东省6个豆梨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 李永涛  王振猛  杨庆山  周健  王莉莉  刘德玺  魏海霞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耐盐碱树种研究国家长期科研试验基地 

母体文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2,42(1)

页码 138-145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18.46 

关键词 豆梨  野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AFLP 

文摘内容 【目的】探究山东省野生豆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以及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省分布的6个群体61个野生豆梨单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344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16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34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75%。扩增条带中包含特异性条带179条,通过这些特异性条带可对88.52%的野生豆梨单株进行鉴别。6个野生豆梨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及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07%~55.09%、1.2407~1.5509、1.1541~1.2378、0.0905~0.1455及0.1346~0.2271。AMOVA分析显示,12.53%的变异来自群体间,87.47%的变异来自种群内。UPMGA聚类分析得出,61个单株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7378~0.8843之间,平均值为0.8068。在遗传相似系数0.806处可划分为5组,其中部分来源于同一地区的单株并没有完全聚为一组,而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824处分割时,还可将第Ⅴ组分为8个亚组,且亚组中来源于同一地区的资源倾向于聚为一类,主效应分析结果和UPGM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山东省野生豆梨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各群体内遗传分化程度大于群体间,且群体间的地理来源和遗传变异程度并没有严格的相关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