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42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若尔盖湿地3种无尾两栖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宽度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张晋东
戴建洪
戴强
张明
熊晔
李成
刘志军
王跃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年卷期
2006,12(5)
页码
665-668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48.15
关键词
若尔盖湿地
生态位宽度
高原林蛙
倭蛙
岷山蟾蜍
文摘内容
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无尾两栖类,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成体和亚成体在7个生境因子(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温度、地表湿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 岷山蟾蜍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盖度、地表温度、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 其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 倭蛙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地表温度、地表湿度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 而其成体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 高原林蛙在微气候因子的两个维度上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 而在水塘距离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则很小。当人类活动导致生境变更时, 倭蛙的反应最为敏感; 比较3种无尾两栖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成体、亚成体)的生态位宽度, 发现它们利用资源的策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