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883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6个牛品种在FSHR基因位点的遗传关系及其多态对双胎性状的标记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广东湛江524048
陕西杨凌712100徐州师范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苏徐州221116
北京100081
河南洛阳471003
陕西杨凌712100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4年07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823.2
关键词
牛
FSHR基因
双胎性状
PCR-RFLP
文摘内容
用PCR-RFLP技术,对秦川牛、中国荷斯坦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6个牛品种176个个体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5′端进行多态性分析,4种内切酶对PCR产物的单酶切结果发现,Pst ,Sin 和Hae 3种内切酶的酶切产物均为单态,而Taq 的酶切产物出现多态性,表现为3种基因型(AA,BB,AB),品种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有较大差异。对3个有单双胎记录牛的品种分析发现,秦川牛双胎母牛的等位基因A(0.5500)及基因型AA(0.5000)的频率高于单胎母牛(A:0.3500,AA:0.3000);而荷斯坦牛双胎母牛的等位基因B(0.5937)及基因型BB(0.6875)的频率均高于单胎母牛(B:0.5416,BB:0.4167),在后代中有同样的趋势;在中国西门塔尔牛的双胎母牛、随机母牛及种公牛3种类群中,双胎母牛和种公牛的等位基因B(0.5909,0.5417)和杂合子基因型AB(0.8182,0.9167)的频率高于随机母牛(B:0.3182;AB:0.4546)。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现为西门塔尔牛和延边牛首先聚在一起,然后晋南牛、秦川牛、荷斯坦牛、南阳牛依次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