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荒漠化综合防治(I)



编号 zgly00003044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荒漠化综合防治(I)

学科分类 220.55;林业工程

作者 常兆丰  刘虎俊 

作者单位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母体文献 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 2003,(1)

页码 19-23

年份 2003 

分类号 S775 

关键词 甘肃  河西内陆河流域  荒漠化  综合防治 

文摘内容 (1)河西内陆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 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是河西内陆河流域荒漠化众多因子中的主导因子, 控制水资源的开采量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河西内陆河流域荒漠化防治的关键。(2)要解决河西内陆河流域的荒漠化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 要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 就必须首先解决荒漠化问题, 二者互为前提。(3)解决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原则应该就地挖潜、就地消化, 而不应该将人口和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压力向外转移。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生活的根本出路在于挖掘科技与管理的潜力。(4)河西内陆河流域荒漠化综合防治第一层面的工作是首先将一部分对于生态资源的压力转移到依靠非生态资源方面去; 第二个层面的工作是制定荒漠化综合防治总目标和流域配水方案及用水限额方案; 第三个层面的工作是寻求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出路即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益的途径; 第四层面的工作是在内陆河流域全面实施荒漠化综合防治方案。第五层面的工作是实现生态资源的集约经营。(5)以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指标为下限约束条件、以最小成本为投资目标, 以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为决策变量, 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模型; 以生态资源保护指标为上限约束条件、以最大产值为效益目标, 以资源开发措施为决策变量, 建立生态经济优化模型, 既可以有效防治荒漠化, 又能在保护生态资源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6)生态经济优化模型适宜采用经济担保的方式建立若干个推广示范农户先行示范; 农户普遍接受生态经济优化模型是实行用水限额管理的前提; 用水限额可按注册耕地面积或人口分配管理。(7)河西内陆河流域的荒漠化, 尤其是近50a来荒漠化过程的加剧, 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将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划分为社会性人为因素和纯人为因素具有管理学意义; 纯人为因素主要是管理机关和管理部门在管理方面的不作为行为; 要实现河西内陆河流域荒漠化防治的有效性, 就必须把严格管理贯穿于荒漠化防治的全过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