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辽西油松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改造后混交带内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变化



编号 zgly00016327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辽西油松人工林不同宽度带状混交改造后混交带内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变化

作者 林阳  王世忠  步兆东  郑璐 

作者单位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林业与生态科学 

年卷期 2018年0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带状混交改造  植物多样性  短期变化 

文摘内容 为了确定辽西油松人工林带状混交改造适宜的混交宽度并进一步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样方法对辽西地区(朝阳建平)41a生油松人工林5m、10m、15m、20m、25m、30m带状混交改造4a后混交带内灌木及草本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平均盖度、多样性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阴坡、半阳坡混交带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别比对照油松保留带提高130.0%、83.3%,主要以草本植物种类增加为主,阴坡、半阳坡草本植物种类分别平均增加12种、8种,而阴坡灌木种类只平均增加了1种,半阳坡灌木种类更是没有明显变化;混交带内灌木、草本植物高度分别较对照平均提高31.0%、40.4%,盖度分别平均提高184.5%、107.5%,阴坡灌木的平均盖度和半阳坡草本的平均高度均得到了极大提高,混交带内灌木、草本的平均高和平均盖度均随混交宽度的增加而增大,混交宽度超过25m,灌木、草本的平均高和平均盖度无显著增长;阴坡5m混交带、半阳坡6种宽度混交带灌木的各项多样性指数均为0,阴坡25m混交带的灌木多样性指数最高,除半阳坡均匀度指数外,无论是阴坡还是半阳坡,30m混交带的草本多样性指数均最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