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765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05,12(1)
页码
17-21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52
X176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地
植被恢复
土壤物理特性
文摘内容
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延安燕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物理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对于土壤含水量, 草地>灌木地>乔木地, 自然恢复>自然+人工恢复, 随着退耕年限的不断增长.上层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 下层不断降低, 随土层不断加深, 其含量逐步趋于稳定; 对于0~60cm土壤平均容重及孔隙度, 以灌木地土壤容重相对较大, 孔隙度相对较小, 乔木地的容重及孔隙度的变化与灌木地相反.并且随着退耕年限的不断延长, 土壤容重不断减小, 孔隙度不断增加, 但是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容重及其孔隙度变化不大; 对于0~60cm土层>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自然恢复>自然+人工恢复, 随着恢复年限的不断增长, 其含量不断增加, 而不同植被类型作用下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不明显, 但是其含量在不同土层变化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对退耕地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 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土壤环境特征, 做到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