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716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05,3(2)
页码
15-22,31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57.1
X53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壤环境
植被特征
自然恢复
退耕地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Simpson指数
土壤有机质含量
物种丰富度
生态优势度
土壤pH值
逐步多元回归
植被恢复
演替过程
铁杆蒿群落
白羊草群落
丰富度指数
正相关关系
文摘内容
为给黄土高原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县为例, 用系统聚类和逐步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 对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进行划分, 并定量分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草地的演替, 依次经历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达乌里胡枝子群落→白羊草群落。随着退耕地植被恢复的不断进行, Gleason指数、Margalef指数等丰富度指数以及群落Pielou指数, 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Simpson指数在演替初期及平衡阶段较大, 群落生态优势度与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 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的含量不断增加, 土壤pH值和速效P含量不断减小, 土壤表层密度变小, 孔隙度变大。A层土壤全N、有效N含量、土壤pH值和C层土壤全N含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 A、C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B层土壤速效K含量与其关系相反; B层土壤速效P的含量与群落生态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 A、B层土壤速效K含量与植被群落盖度呈正相关关系, B层土壤速效P含量与其关系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