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编号 zgly00015847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作者 戚伟  刘盛和  赵美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4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C924.2 

关键词 人口  胡焕庸线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稳定性  集疏模式  中国 

文摘内容 胡焕庸线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背景下,胡焕庸线所表达地理意义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4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提出人口时空扩张的识别方法,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数量、集疏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相对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持续微减、西北半壁人口持续微增。得益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西北半壁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速度。2胡焕庸线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人口集疏模式。东南半壁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较快,负增长区在秦岭—淮河以南、东北等地区大面积扩张、人口正增长优势逐步极化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少数地区,呈现马太效应式的集疏模式。主要是由于东南半壁内部区域经济差异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剧烈人口流动。3西北半壁则呈现相对均势的人口集疏模式,多数地区的人口普遍表现为正增长,但是空间分布广袤、增长不集中,人口集中化程度提升缓慢。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多分散、少聚居造成了自然增长优势的不集中。然而均势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样存在一定的负增长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和新欧亚大陆桥两条带上。4未来时期,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东南半壁应关注内陆腹地及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作用,西北半壁应关注将分散的人口增长优势向少数城镇进行集聚,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