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在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高山植物区纱的形成与发展上的意义



编号 zgly00002824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在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高山植物区纱的形成与发展上的意义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孙航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云南植物研究 

年卷期 2002,24(3)

页码 273-288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48.5 

关键词 形成  发展  古地中海退却  喜马拉雅-横断山  高山植物区系  中国-喜马拉雅成分  起源 

文摘内容 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早第三纪)。古植物资料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新第三纪)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原来的暖湿植物区系在地中海地区逐步消失, 而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他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 现代横断山及东喜马拉雅的亚热带森林即是其后裔。古近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的逐步退却, 气候变得干旱, 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新近纪以后, 旱生的现代地中海植物区系由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隆起而转向适应高山环境, 逐步分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横断山-喜马拉雅地区硬中高山栎林的起源; 铁筷子属, 绿绒蒿属, 芒苞草属, 假百合属及马桑属的地中海, 喜马拉雅-横断山间断分布的形成便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残遗的体现; 黄花木属, 独一味属等众多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是古地中海祖先的后裔。这些代表类群的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高山植物区系以及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起源于新生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