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对刺穗藜生长格局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205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对刺穗藜生长格局的影响

作者 刘振国  李镇清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08年12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刺穗藜  空间分布  竞争  种子分散  适应策略 

文摘内容 在内蒙古退化草原上一年生植物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呈聚集分布。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聚集分布是否在其个体的生长格局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为探讨此问题,用盆栽控制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均匀、聚集和随机分布)下刺穗藜种群的生长格局。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对刺穗藜个体的高度(P=0.026)、地上生物量(P=0.004)、地下生物量(P=0.049)以及总生物量(P=0.004)均具有显著影响。刺穗藜个体的高度在均匀分布下最大,并且显著大于聚集分布(P=0.014)和随机分布(P=0.023)下的高度,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相反,在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下各生物量指标都显著大于均匀分布下的指标,而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下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由此看来,在刺穗藜个体高度上,聚集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比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显著的优势,但在各生物量指标上,聚集分布表现出比均匀分布显著的优势,而和随机分布相比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因此,刺穗藜的这种自然聚集分布的进化优势只是体现在其个体生长格局的某些指标上,此结果可能是控制试验条件下,人为排除了自然条件下种间相互作用(种间竞争)和各种外界干扰(如动物的直接取食、动物的来回践踏活动等)的原因造成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