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细根对竹林-阔叶林界面两侧土壤养分异质性形成的贡献



编号 zgly00014599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细根对竹林-阔叶林界面两侧土壤养分异质性形成的贡献

作者 刘骏  杨清培  余定坤  宋庆妮  赵广东  王兵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竹子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8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竹阔界面  细根周转  养分回归  毛竹  养分异质性 

文摘内容 土壤养分异质性是竹林-阔叶林界面(bamboo and broad-leaved forest interface,以下简称竹阔界面)的重要特征,细根生长、周转和分解影响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但其在竹阔界面养分异质性形成中的贡献尚不清楚。该文选取竹阔界面两侧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土壤养分(C、N、P)含量、细根生物量及周转、细根分解及养分回归等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竹阔界面两侧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差异明显,毛竹林0-60cm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总氮(STN)含量分别为20.51和0.53g·kg-1,常绿阔叶林0-60cm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总氮(STN)含量分别为13.42和0.26g·kg-1,前者比后者分别高出34.53%和50.35%,但毛竹林土壤全磷(STP)含量低于常绿阔叶林25.54%;(2)竹阔界面两侧细根生物量、养分密度及养分回归量差异明显,毛竹林细根生物量高达1201.60g·m-2,是常绿阔叶林的5.86倍;养分密度分别为591.42g C·m-2、5.44g N·m-2、0.25g P·m-2,分别是常绿阔叶林的6.12倍、3.77倍和3.11倍;年均养分回归量分别为278.54g C·m-2·a-1、2.36g N·m-2·a-1、0.11g P·m-2·a-1,是常绿阔叶林的6.93倍、4.29倍和3.67倍;(3)细根对界面两侧土壤SOC、STN异质性形成的年均潜在贡献分别为76.79%和28.33%,但对STP异质性形成起减缓作用,贡献率为6.17%。这些结果说明毛竹扩张可以改变常绿阔叶林土壤的养分状况,且细根对不同养分的异质性形成贡献不一致,是土壤SOC、STN异质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