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GRACE监测数据的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5923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GRACE监测数据的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 郝建盛  张飞云  赵鑫  刘云霄  李兰海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新源县农业局农业推广站 

母体文献 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P641.7 

关键词 水储量变化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 

文摘内容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加剧,导致该盆地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地处干旱区的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水资源的形成和耗散空间分离并且水文气象数据匮乏,使该地区的水资源研究和管理都相对欠缺。采用2003年1月至2014年5月1°×1°GRACE重力卫星的UTCSR-RL05L-2月数据反演得到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水储量变化,并利用全球陆面同化数据(GLDAS)对比分析,结合水量平衡原理,分析该地区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水储量变化呈现明显的年周期,该地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水储量呈现增加趋势,水储量减少则出现在5月至10月;全年中8月份水储量减少最快,12月份增加最快。在影响整个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中,降水蒸发差是整个盆地水储量变化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蒸发,降水相对最弱。伊犁—巴尔喀什湖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因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水资源形成区水储量变化受降水影响最大,然而水储量耗散区水储量受降水蒸发差最明显。蒸发对耗散区的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程度高于形成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