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伯利亚花楸生物学性状及引种栽培



编号 zgly00014656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伯利亚花楸生物学性状及引种栽培

作者 古丽江·许库尔汗  张东亚  安鹭  古丽森 

作者单位 新疆林业科学院 

母体文献 北方果树 

年卷期 2014年04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792.25 

关键词 西伯利亚花楸  生物生态学特性  开发利用  引种 

文摘内容 西伯利亚花楸(Sorbus sibirica L.)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花楸属植物,是集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一体的高效益的珍贵树种。天然分布在海拔1900~2400m的云杉与冷杉混交林下。生长周期为188~193 d。当气温5.5~6.0℃时叶芽开始萌动,昼夜气温13~14℃时开花。它耐阴,抗寒性强,能耐-40或-43℃的严寒。果实含有8种必需的人体氨基酸、4%~8%糖(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糖)、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丁二酸以及果胶物质和鞣革物质;维生素C含量200mg/100g,胡萝卜素20mg/100g,还含有维生素P、K。西伯利亚花楸根系非常发达,是水土保持先锋树种。76%~82%根系分布在40~50cm的表层土壤中,个别根系可以延伸到土壤2m深处。对于西伯利亚花楸生物生态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在北疆地区城市绿化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