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根鞘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编号 zgly00016030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根鞘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

作者 吴楠  史应武  朱秉坚  张元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特殊环境微生物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93 

关键词 RDP在线归类  EzTaxon-e数据库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Biolog法 

文摘内容 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流动沙丘的先锋植物。野生羽毛针禾能够形成特殊的根鞘结构。作为浅根系植物对高温、缺水恶劣环境的特殊应答结构,根鞘对羽毛针禾忍耐干旱胁迫尤为重要。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根鞘形成和稳固程度的重要因素,基于前期对羽毛针禾根鞘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结合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16SrDNA序列测序、Biolog-Eco技术更进一步地分析了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RDP)classifier分析,分离、纯化的17株菌可初步归为3门5纲5目8科8属,未见新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占绝对优势(23.53%)。(2)EzTaxon-e数据库中对各菌株序列进行进一步的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17株菌可进一步归为13个OTUs,未见疑似新种(同源性均>97%),其中芽孢杆菌属OTU比例仍然最高(23.08%)。(3)根鞘中的土壤细菌群落代谢活性、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及McIntosh指数)、可培养细菌对糖类、氨基酸类等各类碳源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外围土壤。独特的微生物类群是影响根鞘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与根系分泌物的互动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