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双季稻系统周年内早稻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编号 zgly00017286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双季稻系统周年内早稻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作者 方雪东  秦明广  展茗  刘志辉  韩玉玲  唐岚岚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0,39(11)

页码 3686-3693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1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  双季稻  光合碳  土壤有机碳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文摘内容 研究周年尺度的早稻光合碳对双季稻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对于理解农田碳循环及土壤固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盆栽试验,利用13C脉冲标记方法分别在孕穗期与灌浆期进行了2次标记处理,研究了年周期内不同时期早稻光合碳在双季稻系统中的分配和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的差异。研究发现,早稻植株标记1 d后,光合13C已向地上与地下部分转移分配。至早稻成熟期,孕穗期标记光合13C在"作物-土壤"系统中的回收率为74%,而灌浆期标记处理光合13C回收率仅为59%,且孕穗期标记碳在地下部分的分配比例要高于灌浆期标记碳。在当季及后续晚稻季,早稻孕穗期光合碳对可溶性土壤有机碳(DOC)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早稻灌浆期光合碳,至晚稻成熟期,来自于早稻孕穗期标记碳、灌浆期标记碳在DOC中的贡献率分别为9.4%和2.6%。早稻孕穗期光合碳对土壤总有机碳(TOC)的贡献率在两季水稻收获时均显著高于灌浆期光合碳,至晚稻成熟期,早稻孕穗期光合碳对TOC的贡献率可达22%,是灌浆期光合碳贡献率的20.7倍。总体而言,相对于早稻灌浆期,早稻孕穗期光合碳在土壤中的积累相对稳定,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更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