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062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斑羚粪便中碳同位素揭示的食性变化
作者
Daryl CODRON
Jacqui CODRON
Julia A. LEE-THORP
Matt SPONHEIMER
Darryl de RUITER
JAMES S. BRINK
作者单位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Florisbad Quaternary Research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母体文献
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06,52(6)
页码
1015-1025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59.468
关键词
黑斑羚
木本
草本
食草动物
克鲁格公园
文摘内容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数据(δ^13C)分析了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混食性黑斑羚(Aepyceros melampus)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食性变化, 验证了两个假说, 即有蹄类食性变化是由生境中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相对配比导致; 降雨控制有蹄类生态。结果表明: 黑斑羚的食性涵盖了精食者-粗食者采食谱系, 且食性中木本与草本比例在不同月间、季节、年度和区域间存在很大变化。栖息于开放性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原中的黑斑羚通常采食比生境中更高比例的草本, 但在时间尺度上并不恒定。在克鲁格北部的一个区域(Punda Maria), 黑斑羚采食的草本比克鲁格国家公园中其它任何区域都多。与其它生境相比, 在河边的黑斑羚采食草本数量更少, 尤其是在食性空间变化更为明显的旱季。因此, 我们的数据不支持有蹄类食性组成变化是由生境中木本与草本比例不同造成的假说, 食性与降雨量间也无明显的关系。我们的结果支持草本中蛋白含量增加引起黑斑羚采食比例的增加这一模型。粪便中氮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很小, 揭示在可利用食物中, 无论木本还是草本, 黑斑羚进行选择采食以保证最好的食物质量。基于这些结果, 我们认为更具体的食物选择和可利用性最适采食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这种生态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