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087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实验性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与时间相关性的CT分析
作者
黄小华
张小明
董国礼
杨汉丰
唐显映
杨正伟
周继雍
作者单位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川北医学院病理科
川北医学院形态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
2006,21(10)
页码
981-984
年份
2006
分类号
R814.42
R-332
关键词
肠梗阻
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物实验
文摘内容
目的: 建立兔小肠闭袢性肠梗阻模型, 通过螺旋CT多期扫描, 观察小肠闭袢性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54只, 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9只, 结扎长约10~15cm的小肠两端, 形成单纯性闭袢; B组30只, 除按A组形成单纯性闭袢外, 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引流静脉; C组15只, 在B组的基础上, 同时结扎闭袢肠段的供血动脉。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行螺旋CT多期扫描。根据小肠梗阻肠壁缺血程度的CT标准, 回顾性分析不同程度肠壁缺血所对应的缺血时间。结果: A组在随机的各时间内均表现为轻度肠缺血, 缺血时间(107.11±71.65)min; B组表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肠缺血, 其对应的缺血时间分别为(36.11±9.56)min、(98.77±39.12)min和(250.75±52.00)min; C组在随机的各时间内表现为中度肠缺血和重度肠缺血, 其对应的缺血时间分别为(30.50±11.91)min和(150.11±71.62)min。结论: 根据小肠梗阻的类型, 结合螺旋CT多期扫描, 可估计小肠肠壁的缺血程度所对应的缺血时间。缺血程度和缺血时间的确定, 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