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031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与演变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7,21(1)
页码
152-155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4.2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文摘内容
对宁夏南部丘陵区不同植被自然恢复阶段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基本上随着植被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对于植被恢复年限的响应不明显。植被封育的前23年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增加明显,23年后基本趋于稳定,增加不明显。封育78年的大针茅群落下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转化酶)活性最强,其土壤中碳素和氮素营养循环强度最大。脲酶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的活性极显著相关,表明土壤酶在促进土壤有机物转化中存在共性关系。这几种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被群落的演替和植被的恢复程度,自然封育对提高土壤生物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